本帖最后由 赤羽 于 2019-5-12 18:38 编辑
第三章:旗帜 “自古以来、确切的说从夏朝以来,华夏社会就分成了三等人:上等人、中等人、下等人,这三等人相互斗争又不断取代位置、它们有着不同的名字,但无论如何、华夏社会三等人之间的对立仍然如此。 上等人的目的是为了保持权力、中等人的目的是夺取权力、下等人...他们本身忙于生计而无暇他顾。如果有,就是消灭一切暴政和盘剥、建立起天下大同的社会。因此,在华夏的历史上发生着不断且反反复复的斗争、其大致轮廓其实是有着无比相似的。 中等人、打着反对某个施行暴政的王朝的名义——比如伐无道、诛暴秦的名义或者口号利用下等人也就是农民来推翻上等人的统治、然后把下等人推开。而后,下等人还是下等人、而新的王朝的统治集团之中也同样分化出了新的上等人和中等人、周而复始。 在很长一段时间-准确的说就是无数封建王朝的盛世时,这些王朝的统治颇为巩固。但迟早会有一天他们会对于自己的统治丧失信心、或者说对于他们自己能否巩固其统治的能力丧失了信心。或者对两者都丧失了信心-乃至他们之中已经有人试图取而代之的时候。它们就会被两者所推翻 这三等人之中、只有下等人从未实现自己的目标——哪怕是有一天实现他们的目标。但如果说没有任何的一丝丝进步那不免言之过甚。即使是今天的这个衰亡时期、一般人的生活条件也比数百年前更好、但是。不论是财富的增长还是态度的改变、或者说变法、维新、甚至造反、起义、都没能够实现任何概念上的平等、因此,在下等人看来只不过是主子们改变了、到了周朝时期、许多学者们都看出了这种普遍现象、于是就出现了各派思想家、他们自以为不平等是人类生活之中的重要法则、当然。这种提法有了重要变化而已、 在过去,华夏社会需要分成等级的是上等人的学说、皇帝、功臣、儒生、还有宗族、和尚、道士们自古至今都宣传这种学说并且用死后在极乐世界得到补偿以此让人接受。而中等人夺权的时候、则依然是千古不变的以伐无道 诛暴X为口号、但可以预计,这些如今仍未处于统治地位、但预计不久就可以站在这个地位上的人却已经开始攻击这种人人平等的思想了 而曾经的中等人、或者下等人之中一部分高举起均贫富、伐无道的那些人一开始在这些旗帜下造反然后建立起他们的暴政、但今天的这伙人、事实上从一开始的目的就是为了建立起他们自己的暴政 平民主义这样的一种理论是在春秋时代出现的,它本身而言受到此后无数各种各样的那些理想的影响。但在1628年九月以后、每一种出现的各种各样的平民主义、每一种都公开而明确的放弃实现均贫富和其他的社会理想、在本世纪的中期也就是大髨国元老院所称之为圣历五十年的这个时期、在本世界出现的平民主义运动、在大髠国称之为澳平【澳宋平等主义】、在神圣欧罗巴被称之为新斯巴达克主义、而在南洋国被称之为死亡敬拜、尤其是元老院,在他们还自称为澳宋的时候,他们就明确说出了人人平等元老更平等的话语。其本身的存在、就是为了实现不自由和不平等 当然、这种新运动起源于老运动、往往继承了老运动的目的、但,他们的目的一定是阻挠进步冻结历史-正如澳宋元老院推翻明王朝所带去的技术、但却在明王朝瓦解、帝国建立后却在故意延缓技术的进步。一如过去一样、上等人被中等人推翻而中等人变成了上等人、但出于战略考虑、上等人会永远保持自己的地位 所以产生这种学说一部分是历史知识的积累和形成,而这一点在十七世纪前期-确切的说是元老院到来以前的时期是不存在的。历史的循环运动现在也可以识别、或者至少表面上是如此、如果可以识别那就可以改变。而早在整个十七世纪初期-第一次工业革命刚刚发生的时候、就可以做到了 按天赋来说各人不等,而且各有所长,有些人就比别人强 些,此话固然仍旧不错,但是阶级区分已无实际必要,财富巨额差别也 是如此。在以前的各个时代里,阶级区分不仅不可避免,而且是适宜 的。不平等的是文明代价。但是由于机器生产的发展,情况就改变了。 即使仍有必要让各人做不同的工作,却没有必要让他们生活于不同的社 会或经济水平上。因此,从即将夺得权力的那批人的观点来看,人类平 等不再是要争取实现的理想,而是要避免的危险。在比较原始的时代 里,要建立一个公正和平的社会实际上是不可能的,但这种社会却是比 较容易使人相信。好几千年以来人类梦寐以求的,就是实现一个人人友 爱相处的人间天堂,既没有法律,也没有畜生一般的劳动。有些人纵使 在每一次历史变化中都能得到实际好处,这种幻想对他们有一定的吸引 力。 曾几何时、澳宋北伐革命的后裔甚至元老之中一部分人对于他们推翻暴政 人类走向大同的理想信以为真、甚至让自己也曾经一度深受影响。但在整个十七世纪末期-澳宋元老院已经统御整个世界的时代-一切主要的政治思潮都变成了通往新的压迫之路的阶梯了 就在最高理想可以实现的关头、它却遭到了否定。在十七世纪三十年代后、每一种起源于元老院的政治观点都一样回到了等级制度和严格管制、例如未加审讯就予以囚禁。把战俘和各种与他们为敌的人-包括那些曾经的旧地主们当做奴隶使用、严刑拷打逼供、利用人质、强制大批人口迁徙等、反而被元老院之中自称开明进步者-包括许多曾经说要保障土著权力的人所容忍甚至辩护 只有澳宋在全世界经历过数百年的征服战争、殖民统治、国内战争之后、澳平和它的两个对手才作为一种无比完善的政治理论出现、但在它们之前、本世界无数曾经被称之为集权主义的各种思想和理论-法家、兵家等等。经过当时澳宋世界帝国的动荡已经很明显了、而由一群什么样的人统治这个世界同样明显 新贵族大约是由这样的一批人组成的:芳草地等澳宋自己学校培养出来的精英、上层工人、以及一部分深刻不满元老院的元老家族成员、它们本身而言是由垄断工业和中央集权政府这样的一个世界组成的。同他们昔日的对手-哪怕是他们自己的同族相比、他们在自己生活的奢侈和享受上略微比不上他们。但在权力欲望更强、他们对于自己的所作所为更为自觉、更是一心渴望打垮所有反对他们的任何人,这最后一个差别最为重要、以前的一系列封建暴政和教权暴政和他们相比较都不够彻底、软弱无能。过去的旧的统治集团总是受到那些思想的感染。因此到处都留着漏洞。包括东厂、和过去的澳宋政治保卫局、它们只注意到公开的动静、不知道他们所统治的子民在想些什么。从现代的标准来看。即使是吐蕃的昔日的教权贵族和曾经旧奥斯曼帝国也是无比宽容大量的。部分原因就在于任何王朝从未把他们统治的子民纳入永无休止的监视之下。但。由于印刷术的发明、操纵舆论就如此的简单。接着发明了电视并且由数台同时收发。私生活就不复存在了。 而现在,确切的说是从澳宋帝国元老院是圣历五十年后的时代。他们终于有了让人民整齐划一的服从他们的机会”节选自陈琳本人所撰写的书籍《1884》 当陈琳对于某些东西心怀着的恐惧和她内心之中仅存这的一点点对于革命理想的忠诚让她创造了这样的一个世界的时候、《1884》这一描写了临高启明世界澳宋帝国从崛起并且分化成为三个不同的超级大国后的社会的想法却深入和刻骨的描绘了这样的一个世界、作为一个架空世界、它本身所渴望描写的就是这样。 并且,她以这本书的主角-一个大髨国的一名叫做温思敦的声音说——希望在土著身上。 但事实上、正如她本身而言写这本书的目的本身并不是为了告诉他们什么、一如她在自己的回忆录所揭示的一切一样。 “《1884》的目的并不是告诉劳动者该如何做些什么。只不过是让他们看得更为清晰和透彻一点。毕竟,当你看了《1884》你就得到了更为有力的保障你的自由权利的希望”但只有她更为清楚、这位终归对于人民自身毫无信心的革命者却竭尽全力以无数手段-体制、司法上的一切去做到了极致、她看透了太多东西、但她全部的实践却希望做些什么——代价是更多敢于阻挠和抵制她的做法的人的人头落地。 包括《婚姻法》《教育法》《廉政法》《劳动法》代价都是公开抵制执行者全部被处决、很多坚持封建传统者由原妻子们当场旁观其被枪毙。 也正是因为这种无比血腥的手段、外加针对读书人的金钱攻势之下。这些最终以这样的一种方式巩固下去。 当然-包括她效法李尤的手段所缔造的体系一样 如此的....残忍 |